“买房还是买股?”就2013年的投资来说,其实哪一个都不好选择。用“冰与火”来形容这两个市场,是恰如其分的。股市如冰,虽然看着有希望,但现在的温度实在太低,也不知道能不能热起来;楼市如火,一眼望去,通红火热,但有谁敢抓,基本上是要烫着手的。
2013年的楼市,其实已经进入了有价无市的状态。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自身财政的考虑,不断推高土地价格,市场上已经在2011至2012年连续出现了“面粉贵过面包”,也就是土地价格高过现有楼价的怪现象。到2013年,很多地方开始出现地方政府把压箱底的优质土地拍卖出售来换高价的最后疯狂;而另一方面,由于楼价持续上涨,大部分公众已经没有了购买新楼盘的可能性,买房,已经成为少数人的奢侈游戏。
在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2013年的楼市,已经悄然渡过了一个重要的拐点。最近,与政府走得很近的经济学者之一撰文用数据证实了本专栏之前的一个观点:由于国内楼市开发商持续赚钱,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实际上,2013年国内的楼市供需已经平衡。数据表明,仅仅开发商手里的囤积土地可建住宅面积至少达到40亿平方米,另有空置房数千万套。因此未来国内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开发商和囤房人如何把这些房子转移给消费者。
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一个信号。2013年,楼市的这种供需关系,其实在市场上已经在有所表现。除了媒体不断发现各地的“鬼城“之外,相当一批城市,如温州,以及像炒煤失败的鄂尔多斯,这些地方大幅度的房价下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证明楼市不可能是一个单边市场。
但楼市又是一个受复杂因素影响的市场。国内人口的迁移方向,又是影响这个市场的关键性因素。未来国内如京沪广深这样的城市,究竟是供过于求导致房价下跌,还是进一步的人口集中把现有房产消化殆尽,还有待观察。不过,哪怕是这些城市人口再进一步集中,恐怕除了楼市免去了波动之外,也是空气、交通以及就业机会的巨大麻烦。
与楼市相反,2013年的股市可谓是财富消化器。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袭来时国内A股创下上证综指1664点低位之后,2013年6月,市场再次创下“次低点”1932点,整个市场的高度几乎与2012年没有差别,从总体上反映了国内经济宏观不振的现实。
相对于极度疯狂的楼市,国内A股市场的情况表现其实基本是正常的。首先是,从整个市场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巨大挑战,国内企业几乎全部都受到了产能过剩的压力。像钢铁业,产能的过剩已经使九成以上的企业都失去了盈利能力。而这样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我调研的企业当中,几乎每家企业都因为行业产能过剩,有企业压价竞争而导致生产无利可图,股市的冷清,正是这种极端现象的体现。
但是,股市的这种冷清当中,其实是蕴育着机会的。因为前三十年,国内企业的竞争当中,相当一批民营企业是在残酷的市场当中培育了竞争力的,它们代表着中国经济的真实发展。虽然这些企业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不过,因为具备了竞争能力,也有了相当的现金储备。所以当下的市场压力,其实是这些企业逐步淘汰市场对手的过程。
只是就股票市场的机制而言,现在还不能凸现这些企业的魅力。当下国内的A股市场,其追逐的热点仍然在于政府的政策变化,尤其是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所在领域。其投机的特征,非常明显。
股票市场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行车定律”,说的是早年股民只能在营业部大厅里交易时,门口看自行车的大妈发现,证券营业部门口自行车多得放不下的时候,其实是该抛售股票的时候;而门可罗雀,大妈的看自行车生意做不下去的时候,却是买进股票的时候。
其实,这应该是国内投资领域的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