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一线城市京沪深的地方两会来看,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1年房地产调控继续从紧的思路。“最严格的调控”将继续推行,房产税渐行渐近,保障房的建设及供应将进一步提速。业内人士称,2011年仍是房地产调控年,一些原本是短期举措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短期难以走出政策偏紧的局面。
调控继续从严 保障房建设发力
在正在召开的北京、上海、深圳两会上,房地产调控成为热门话题。各地都明确了调控继续从严的态度,并表示要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
“房地产调控要给点时间,给点耐心。我们让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的决心不变,而且一定能做到。”北京市副市长陈刚1月16日表示,房地产调控将采用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特别是大幅度地投放保障房。北京市计划在2011年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切实增加实物供给量,确保新建和收购20万套,力争竣工10万套。
陈刚表示,政府一定能让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对于部分市民“房价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的直观感受,陈刚表示,房价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老项目不会直接降价,避免招致老业主的不满,而会选择在下一期开新盘时,调低预售价格或持平,实现成交价格的下降。陈刚说,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政府已经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应该首先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因而,这更应该算是一个民生领域,而非投资者的乐土。
在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上海房地产市场要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按照国家部署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各项准备工作,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如果政策的制订者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紧迫感和渴求,不去解决他们‘蜗居’、‘房奴’的现实,上海这座城市就没有吸引力,也就没有未来。”韩正说,上海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能只靠一股子热情,关键在于创新。目前的住房制度解决不了一大批青年人、新上海人的住房难题,要解决好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韩正表示,2011年上海要全面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22万套(间),供应1150万平方米、17万套(间)左右。继续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增加实物配租数量,实现廉租对象应保尽保;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进一步放宽申请准入标准。多渠道筹措公共租赁住房,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在有条件的区开展供应试点。
深圳也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大力建设安居型商品房,五年筹建保障性住房24万套,形成覆盖中低收入人群和各类人才的住房保障体系。时至今日,深圳房价并未明显松动,相反在部分区域还有反弹。深圳将继续挤压楼市泡沫。
调控可能常态化 新一轮措施或适时出台
“‘十二五’期间,房地产业仍然面临重要的机遇,在解决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越是重要的行业,越是需要健康发展,仍然需要坚持对行业的调控和行业自身的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本是短期举措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常态化,市场将长期面临偏紧的政策环境。
目前,刚性需求依旧旺盛,楼市上涨动力超过了调控压力。限贷、限购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投资别墅、豪宅这类高价房的购买力无法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投资,必须买房的刚性需求就成了市场成交的主体。而流动性过剩也成为房价上涨的一大动力。
此外,负利率以及愈加明显的通货膨胀,使得居民收入无形中受损。购买房产被很多人视为抑制通胀、财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近日透露,2011年部分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调控将坚定不移。在落实已有政策的同时,将进行前瞻性研究,储备新的调控措施。
这意味着,一旦市场再次出现量价齐涨的过热迹象,新一轮的调控随时可能到来。此外,在长期制度建设方面,房产税试点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重庆、上海已确定将开征房产税。一旦房产税的靴子落地,房地产市场将受明显的影响。记者 周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