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的主要依据是,预计到明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将出现大幅度负增长,流动性会明显恶化。确实,资金流是房地产企业的“血脉”,资金流出现问题,房地产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价自救。但是,报告的分析却着实简单了点,大大低估了房地产企业的“造血”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0年 1月~6月房地产开发资金各种来源的比重依次是:国内贷款19.5%,利用外资0.7%,自筹资金36.8%,其他资金来源43%(其中房地产项目的预售款包括定金及预收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达到37%)。所以,单纯依据还款压力增大,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就判断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恶化不足为信,至少在房地产预售制度没有取消之前,几乎占了资金来源三分之一的定金以及预收款等依然可以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实际上,对于调控房价而言,比遏制房地产企业资金流、迫其降价更为根本的是降低地价。尽管如同住房空置率一样,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依然是笔糊涂账,但即便以2009年6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国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平均值也达到了23.2%,高者更达到58.6%。暂且不论这一数据是否被低估,但房价之中地价占据了较大比重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今年楼市调控力度前所未有,但土地交易市场却依然异常火爆。上海、北京土地出让金已相继突破千亿,而大连、天津亦距离千亿不远。某机构数据显示,上海今年商业办公用地均价超过1.6万元,比去年增长114%;北京今年住宅用地每平方米均价8559元,同比增长56%,商业办公用地均价9874元,同比增长100%;大连的土地价格今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一路飙升,住宅用地每平方米均价已达5698.41元,暴增 237%,商业用地均价 21105.17元,暴增314%。显而易见,在地价不断创造新高的情形下,房价不可能真正下降。近期,深圳房价不畏银根一天紧似一天,上周环比涨幅竟高达40.61%便是明证。
楼市调控已过半年,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此时此刻,普通百姓需理性看待各种“预测”,合理安排个人购房计划,不要被不知所谓的专家“忽悠”。政府部门也应重新反思一下楼市调控思路,在坚持既有的“限贷”、“限购”调控思路的同时,是否也要从更深层次上寻找一些突破口?楼市调控到了攻坚阶段,考验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智慧,更是对房价问题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