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鸣房产网!
首页  >  楼市资讯  >  央企集体退出房地产 楼市格局如何变化
央企集体退出房地产 楼市格局如何变化
来源: 网络浏览: 14时间: 2010-03-24

 核心提示:对于“央企创造‘地王’”引起的争议,国资委此次可谓是反应迅速。在日前宣布78家不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将退出房地产市场后,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要求: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新京报3月23日报道 国资委昨日披露,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和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相关评论:

  78家央企退出难改楼市格局

  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有序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一强制性措施全因北京新地王引发。就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78家央企退出,是高层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力举,公众一片叫好。

  央企背口什么颜色的“锅”

  □本报评论员 付克友

  近日央企接连在北京拍出天价,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将陆续进行重组,退出房地产市场;但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又接连给央企打抱不平,称“开发商对房价影响有限”。

  国资委作为央企的“管家婆”,为央企说话不难理解。实事求是地讲,邵宁的说法本身也没有错。仅仅就房地产市场而言,认为央企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的确让央企背上了一口不大不小的“黑锅”。

  央企退出能否有效撼动房价?

  雨 晴

  在央企一日连摘北京三处地王之后,国资委近日下令,78家“不务正业”的非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要有序地退出房地产业。消息一出,议论纷纷。

  有人拍手叫好——国资委“退市令”重拳出击,“地王”不会再兴风作浪,房价降下来指日可待。


  新闻链接:

  78家央企被令15日内制定退出楼市方案

  新京报3月23日报道 国资委昨日披露,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和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该会议是在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务后第二天早上召开。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要求与会央企高度关注民生和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此前有分析人士认为,涉足房地产的多为央企下属2、3级企业,股权关系复杂,短期内提出退出时间表可能较困难。

  国资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对于此次央企地王事件高层十分重视,明确提出15个工作日制订推出方案,体现出国资委肃清“不务正业”央企的决心。

  上周末,中远集团披露将在半年内退出远洋地产8%股权,成为首先宣布推出房地产行业的央企。

相关评论:

  78家央企退出难改楼市格局

  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有序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一强制性措施全因北京新地王引发。就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78家央企退出,是高层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力举,公众一片叫好。

  撇开78家央企退出房市的利好,公众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央企资金介入楼市?央企本身多是垄断企业,享受着国家优厚的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回报。但这些央企却纷纷转入房产市场,足见其利润空间之大。既然央企受利益驱使而投资房地产市场,其他有实力的企业也会想到。作为央企,慑于主管部门的压力而退出,其他企业则可以继续游弋地产市场,制造楼市神话。

  笔者同意国资委分配局局长熊志军“国企进入不是导致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央企投资楼市固然有其弊端和不公平性,但如果我们把抑制房价的希望寄托于央企退出楼市,则是一厢情愿。央企介入楼市,客观上改变了房地产利益格局,推动了房价上涨,但是其并非当前楼市泡沫、房价过高的罪魁祸首。地方政府财政和经济发展对地产业的过分倚重,才是根源。一些地方出现地王,最开心最受益的不是开发商,也非央企,而是地方政府。楼市的火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和税收收益。一旦楼市低迷,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地方政府最不愿看到的。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尽管中央政府多次提出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但各级部门却行动迟缓,执行不力。其实,稍加留意,我们注意到,目前权威和主流的对房市的态度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地产市场稳定,而非将房价降下来,但公众会习惯性将政府部门调控地产市场的措施理解为就是打压甚至降低房价,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可以说,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声音明确要降低房价。但是高层确实注意到了对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今年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月10日,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土地转让中政府保障性住房用地不少于70%。

  当前,经适房和廉租房是被实践可行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两大基本模式。只是其“高门槛”,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拒之门外,而目前的房价让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他们更需要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惠及。能否让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住房政策保障,是政府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未来楼市能否平稳发展的关键。尽管各地政府表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却回避不了几个问题,一是保障性住房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短则三到五年,长则10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房价同样会上涨。二是政府建保障性住房过多,势必影响楼市和开发商利益,开发商一旦利益受到重创必然对政府施加压力。因为政府对房产业的依赖,就必然不敢不理。因此,笔者不怀疑地方政府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诚意,却更想知道其决心到底有多大!

  78家央企退出楼市,一方面表明了中央有关部门遏制房价的决心,也给了公众更多的期待,但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房价上涨的基本格局。同时,这些央企是否能彻底退出,也是一个问题,即便彻底退出了,它们同样可以通过股市等途径间接入市。(上海房老大 新浪博客)

  下一页:  78家央企背口什么颜色的“锅”

78家央企背口什么颜色的“锅”

  □本报评论员 付克友

  近日央企接连在北京拍出天价,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将陆续进行重组,退出房地产市场;但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又接连给央企打抱不平,称“开发商对房价影响有限”。

  国资委作为央企的“管家婆”,为央企说话不难理解。实事求是地讲,邵宁的说法本身也没有错。仅仅就房地产市场而言,认为央企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的确让央企背上了一口不大不小的“黑锅”。

  从逻辑上讲,地价受房价决定,而不是房价由地价决定。因此,与其说是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市,毋宁说是不断走高的房市吸引了更多的央企。

  如果我们把央企也看作是参与竞争、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那么竞拍土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尽管财大气粗的央企手握更多资金和资源优势,但在招拍挂制度之下的竞争,毕竟是公开和透明的。按照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说法,既然给了央企那么多钱,它势必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而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块让央企垂涎欲滴的肥肉。

  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暴利的血腥味,引来了更多的“央字号”巨鳄、狂鲨。其实,有没有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市场还是那个市场,房奴仍旧房奴。从结果上来看,企图让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收入5%、利润3%的央企中的一部分退出房地产市场,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显然是痴人说梦。

  然而,在高涨的房价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情况下,即使没有釜底抽薪的功效,扬汤止沸的姿态还是需要的。让央企背上这口看起来有点黑的“锅”,其实一点也不冤。谁叫你是央企呢?

  央企作为国有资产的集大成者,日益成为在各类市场上与民争利的庞然大物,哪里有血腥味就往哪里钻,岂止一个房地产市场?按照国资委公布的数据,2009年央企营业收入超1000亿的就达38家,今年1-2月收入2.6万亿,实现利润2500亿。然而作为全民性质的企业,却难言公共责任。比如,央企向国资委上缴其利润不过10%和5%,而欧洲国家的这一比例都达到50%。这种情况下,在风口浪尖的房地产市场上让央企收敛一点低调一点,还是必要的。

  归根结底,决定房价高低的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因此,邵宁认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须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还是一针见血的。但是在供地被政府垄断而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主要财政源泉、物业税遥遥无期、保障住房建设又跟不上的情况下,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又谈何容易?既然央企没有承担应有的公共责任,那么承担一点舆论的口水总可以吧?

  78家央企退出地产市场,的确背了一口“锅”,但与其说是“黑锅”,不如说是“红锅”。(南海网—海南日报)

  下一页:

  央企退出能否有效撼动房价?

  央企退出能否有效撼动房价?

  雨 晴

  在央企一日连摘北京三处地王之后,国资委近日下令,78家“不务正业”的非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要有序地退出房地产业。消息一出,议论纷纷。

  有人拍手叫好——国资委“退市令”重拳出击,“地王”不会再兴风作浪,房价降下来指日可待。

  也有明白人掐指算了算发现——去年这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的销售收入只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的15%,利润只占7%,真正的“大鳄”是那16家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央企,他们才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上“翻云覆雨”,觉得这一调控政策对高企的房价无关痛痒,地王还是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因为今年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硬性指标,加强了商品房用地紧缺的预期。

  还有的甚至指出——“治理央企地王怎能有应付舆论心态”,对这一“退市令”不抱任何幻想,认为其仅为管理层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言论的背景是,全国两会中“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房价不行也得行”的余音未消。然而两会闭幕的第二天,3月15日,3家央企背景的房地产企业就在北京接连创下单价和总价地王。

  那么,央企退出对百姓关心的房价会有何影响?笔者为何用撼动这个词,并加一个问号呢?

  因为,在房地产调控“国11条”出台之后,有文章指出,国资委“退市令”是国家向央企传递的一种风险信号。国家控制非理性房价的决心很大,但是央企仍在各种流动资金多、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去年房地产业收益可观等合理因素驱动下,投身抢地大流,屡创天价地王……央企在把地王资产收入囊中时,也把风险泡沫吹得很大。

  更有文章认为,“央企退出或会引发房价崩溃效应”,该作者列举了我国高房价从2007年一直在百姓喊打声中越打越高,以至近乎疯狂;而同样,为什么2007年同样处于高位的中国股市,就会在管理层一段风险教育中跌得干干净净?该作者认为,是因为目前房地产中有国企,而那时股市多为散户(注意在股市大跌前、“530”前社保股票就已逃光)。所以,央企要退出房地产市场了,一轮严厉治理运动也即将来临,到那时,也就是中国高房价真正暴跌的开始。

  笔者虽然不完全认同该作者的观点,但是国资委的“退市令”的风险暗示,是大家不可忽视的。(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