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物业税比举办奥运会还难
早在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就曾提出,要“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2006年,针对当时的形势。董藩认为,虽然对住宅征收物业税很难,但再经过三、四年准备,在2010年左右,政府可能在商业物业上先尝试一下。但是,由于在2007、2008以及2009年已经过去的近五个月中,中央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的精力很有限,商业项目的物业税“十一五”期间也很难推出,再推后三四年也正常。至于对住宅征收物业税,可能是十年后甚至更遥远的事情。
虽然国家早就做好了征收物业税准备,中央政府至少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在个别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的下属城区搞过物业税的“空转”模拟试验。但是董藩认为这与真刀真枪征收物业税是两码事。他认为征收物业税,比主办一届奥运会要复杂得多,费劲得多,要让83%拥有私宅的家庭向政府大额缴税,不可能没有抵触情绪。
模拟“空转”试验是税务局“过家家”
对于外界认为模拟“空转”试验成功的看法,董藩也给出了不通的意见。他认为模拟“空转”试验基本上没有意义,是税务局自己在“过家家”玩。他说小的时候玩“过家家”是很简单的,实际上长大后挣钱时很艰辛的,谁会知道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虽然税务局说他们在“统计物业数量”,但是数据也不一定准确。税务局“做测算、评估”的方法是否科学也存在疑问。待到要征税时,税务局的评估值也有可能得不到业主会的认可。
征收物业税的最大阻力是搞不清房子在谁手里
董藩表示,要征收物业税,必须搞清楚每套房子都是谁的。现在有一部分官员存在腐败问题,他们不敢曝光的财产主要以房产或金钱形式存在着。上海房地局一名原副局长,网上说他被查出的房产有30余套,每套价值在几百万元,总值1亿以上。上海还出了个“炒房区长”,名下的房产达14处。重庆有个貌似清廉、没钱买房的“租房局长”,后来发现也是个腐败分子。政府总得把所有这些隐蔽的房产搞清楚,才知道该没收还是该找业主要税款。有些房子根本找不到业主,有些房子产籍资料丢失甚至被人为毁掉了,有些房子既没有产权证也没有产籍资料。类似问题有很多,不容易解决。要征物业税必须以反腐败斗争取得彻底胜利为前提,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董藩谈到,如果能开征物业税,就能开征遗产税,但比物业税更简单的遗产税问题讨论了20多年,但到现在却连个影子也没有看到。
董藩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征收物业税的社会基础。物业税是一种财产税,要让老百姓从自己腰包掏钱为自己的财产支付拥有成本,几乎没有人愿意。现在对物业税持欢呼态度的主要是没有房子的人,等到开征那一天真的来了,有房产的人们的反应还会更强烈。
征收物业税无法强制执行 地方政府也不支持
对于征收住宅物业税的执行力董藩有自己的见解,他说,老百姓是缴税者,关键时刻意见会高度一致,会一直反对导致物业税无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利息税还能找到个代扣单位,物业税不行,只能自己缴。房子在老百姓手里,政府已经不能利用办证等约束性环节逼着大家缴税,而且法难责众。很多业主连对私人企业的物业费都不交,更不会上交给国家物业税。他继续解释,一些老百姓会可能认为好不容易买了套房子,又年年征税,不是逼着他们卖房吗?再说,有的房子交过土地出让金,有的没交,怎样公平对待?政府全名叫“人民政府”,不考虑老百姓的意见也不行。他补充说,地方政府也持不合作态度——因为地方收入可能会降低,很多收费将被取消。房地产税费构成十分复杂,不下几十种,如何合并、如何分成都是问题。
物业税征收有五点思路可循
对于物业税依据什么标准征收的问题,董藩给出了自己的五点思路。一是按照评估价格征收。多大中城市核心区域还有大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的旧房子,这些房子虽然户型较小、质量和环境已经很差,但位置好,很值钱,业主当然该交物业税。但这些小房子、旧房子住的都是低收入人群,很多人甚至没有工作,征收物业税就十分困难。二是按照套型面积征收。富人住大房子,该交物业税。不过许多因城市化而进城的农民都要求实物补偿,按照人均四五十平方米标准获得了一套大房子,却可能连工作都没有。他们的房子征收物业税也同样困难。三是按照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征收。那些豪宅住户该交,不过那些鳏寡孤独者虽住着小房,但人均住房面积很高,该不该交?税务局能收上来吗?四是按照容积率征收。那些住别墅的家庭该交,但城市“贫民窟”、“城中村”的容积率也很低啊,对那些住户该不该收?怎样确保收上来?五是按照家庭住宅套数征收。首套免交,第二套要交。那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就分户了,假离婚也会大量出现。
西方国家与我国土地制度不同 借鉴价值不大
在谈到借鉴西方国家征税方法时,董藩说,西方国家的土地制度基本上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城市规模很小,区位对房价影响小。西方的文化基础、信用制度也与我们大不相同。只有在中国,两种土地制度、两种房产制度并存,而近30年来又进行了很多改革,各地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西方国家条件不一样,没有有多少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瑞典,政府每三年根据区位等基本因素对所有物业给出一个基本价格,然后给每户发一个调查表,要求填写在过去三年间添置或更新了哪些可以增值的项目,如换了地板,修了游泳池等,价值多少。政府要据此调整评估价格。填得越多、价值越大,缴税也就越多。瑞典人能做到百分之百如实填写,在中国这种方法却行不通。
政府缺钱 导致征收物业税被重提
董藩在谈到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提出征收物业税的问题时,引用了古罗马的西塞罗说过的一句话,“事情发生的原因比事情本身还有趣”。他解释道,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今后几年政府财力会很紧张,需要开辟财源。以前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比较高,2007年达到51304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达27749.16亿元,增长了35.6%。中央政府“不差钱”。但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了,全国财政收入大降,2008年财政收入为6.13万亿元,只增加了19.5%。2009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从收入看,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来源明显减少。近几年支撑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些特殊因素在2009年减少或没有了,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同时,为了振兴经济,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4万亿中央投资以及各省的大幅投资支出,政府感觉“差钱了”,但明年还得持续大规模投入,中央政府压力大,财税部门压力大,所以征收税被再次提出。
征收物业税并不会抑制房地产投资
目前有说法称物业税出台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投资,有利于房价稳定,但是董藩却不赞同这个说法。他表示,物业税是一个长期性税种,主要是开辟税源,增加政府收入,它的税率一般是稳定的。如果指望物业税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合适,因为宏观调控关注的是短期市场状况,适合作为调控工具的税种,其税率必须具有灵活调整性。另外,房价上涨主要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因素导致的需求爆发。尽管供应量很大,但仍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只要供求大致平衡,是不会出现房地产投机的。对北京市场的初步分析表明,所谓的投机性交易连万分之一都不到。对房地产投资,应该鼓励而不是打压,因为投资性房产形成了租赁市场的供应,没有人投资,那些无法纳入政府保障体系的当地住户、流动人口、暂时不想买房子或暂时买不起房子的人住哪里呢?鼓励投资既帮了承租者的忙,也对减轻政府的住房保障压力大有好处。从长期趋势来看,董藩表示自己赞同出台物业税税种,但他也同时提出当前征收物业税很不合时宜,因为这会再次对刚刚有所恢复的房地产市场形成压力。他说,要达到“保八”的目标,就要依赖房地产市场的恢复。
四点问题制约物业税开征
董藩最后表示,除了他上面已经提及的几点外,还有四点条件制约着物业税的开征。第一,要征收物业税,很多税种就要合并,很多收费也要合并进去,一系列法律法规就要因此修订甚至废止。比如,土地出让金不收了,以后土地招拍挂如何进行?《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不得修改吗?要修改就需要时间。第二,按照现行立法程序,要增设物业税这样一个新的税种,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相关程序,确立相应的法律地位。设立这么个复杂的税种,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讨论起来那么容易通过吗?第三,地方政府在现行土地出让模式下收益巨大,开征物业税,地方政府将失去巨额土地出让金,过渡期地方政府收入大降,无米下锅,会呈现出“休克期”状态。有大家都接受的过渡方案吗?若没有,地方政府会支持这项财税改革吗?第四,摆在眼前的是评估人才储备问题。物业价格谁去评估?税务局能搞吗?搞不了!税务部门据说正在开发软件,但*软件可估不准房地产的价格——房屋的房龄、朝向、结构、装修状况、区位、周边基础设施发育情况、人口密度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房价,甚至一个非正常死亡事件也会导致物业明显贬值。房地产必须由持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来估值,但全国城镇中仅住宅就不少于2亿套,而房地产和土地估价师只有三万多人,有些县城连一个注册估价师都没有,怎么评估?不评估怎么征税?董藩最后说道,现在征收物业税只是财税部门的一厢情愿,对住宅来说,十年内行不通。